10月15日,都江堰校区“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表彰暨交流大会在都江堰校区活动中心举行,展播获奖DV,交流实践活动经验,传递着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能量。
光影回顾,2013年7月,都江堰校区140支实践活动团队摇旗出征,开启了暑期实践之旅。4天,10天,31天,各个实践团队以不同的节奏迈进了乡间田地,灾区里舍,工地岗位,一起话“中国梦”,科技下乡帮扶“三农”,关心关爱弱势群体,也有倡议生态环保和历史文化的追寻。
——这里闪耀着中国梦的理想之光,14支以“青春践行中国梦”为主题的实践团队,围绕“中国梦”宣传党的政策,调研地域发展梦,农民增收梦,民生幸福梦,形成了调研报告10份。以“汇聚你我梦•给力川农梦•成就中国梦”为主题的“梦之队”,发放宣传资料向新都市民讲解“中国梦”,问卷调查寻访身边的“中国梦”,描绘了一幅幅真实的心愿理想图。“携爱川农”团队以弘扬传统文化,构建文明城市为出发点,调研时代文明之梦。
——这里涌动着服务三农的热情,21支分队以“新科技·新农村”主题开展服务“三农”实践活动,队员分赴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宣讲政策法规,开办专题讲座,开展技术指导,探索农产品电子营销,解决当地生产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200余个。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团队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实践团队合作为市民带去科技医疗卫生帮助。以都江堰市农村家电下乡售后服务调查为主题的实践团队跟踪调查惠农政策的落实,也同时为农村献上一份爱心。紧密结合专业的“都江堰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生态指标调查”,采集土壤标本,分析生态指标,完成了一份优秀的调查论文。
——这里留存着对灾区的一份惦记和关心,29支志愿者团队奔赴灾区,唱响“感悟抗震精神·践行中国梦想”的主题投入到灾区援建活动中。框架结构构造柱施工现状调研,四川农村城镇化现状调查及房屋建筑造价数据分析、雅安芦山灾后农业调查、都江堰灾后重建项目调查报告、雅安芦山灾后重建之植被恢复调研活动等从专业的角度为灾区防震减灾恢复重建提供帮助,也为灾区群众提供心理援助、支教帮扶活动。
——这里还充盈对着公益行动的种种热忱,29支团队把目光聚集眼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障人士、低保人群、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物质和心理的温暖和关爱。“握住你的手”到贫困山区和孩子们欢庆六一,开展心理辅导,受到50多家媒体报道;“简爱”团队通过废品变卖,文艺演出等募集资金,为山区的孩子送去书籍,文具和体育用品。“友爱考察小组”精心测量残障人士的通行路是否合理。还有不少团队宣传节能环保,发出保护生态的呼声。
——这里还有贡献青春智慧,挑战自我的活动。团队以“青春下基层”为主题开展大学生预就业、骨干挂职实践活动。“第四颗苹果”团队队员分别走入企业办公室,车间,销售展台锻炼自我,开展“大学生预就业”实践活动。开展青城山旅游资源健康调查的团队,四川农村城镇化现状调查及房屋建筑造价数据分析的团队,制作一本贴切实用的新生指南的团队,他们结合专业,结合社会所需,结合大学生就业,收获了一份份饱满的实践成果。
能量在传递,梦想在发酵。
“来吧,和我们一起加入暑期社会实践!”指导老师,优秀个人,优秀团队发表感言,破解暑期实践活动的秘笈,也向新同学们发出投入实践的倡议。
工程管理学生程明书的团队今年以“寻梦、拾梦、科技下乡”,为虹口深溪乡乡民们作了地震避险知识的宣讲,并调查他们的农业生产梦,“我们活动中发现当地农民的新的需要,我已经大四了。”他表情有些遗憾,“不过他是大三的。”他指着自己的队友唐轩说。大学生艺术团组建的“阳光梦工厂”今年去了雅安灾区,利用团队所长进行了文艺慰问,也提出了献血倡议。队员韩震男说,他们和灾区的孤老还保持着一些联系,今年还会继续参与实践活动。
商学院13级学生景书华待活动一结束,就向参加过实践的师兄师姐们问起问题,“最想去贫困山区为孩子们送去爱心。”她在心里已经有了暑期实践初步的方向。地信13级学生廖梓雯说,高中时就和同学们一起参与到公益爱心行动中,这份活动有望在大学平台上更好的延续下去。
“希望你们树立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祝你们梦想成真!”交流会在校区党委副书记李静波的寄语中结束,然而汇聚青春力量,奉献青春智慧的实践热情却已经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