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商院学子调研自贡小三绝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 2019-02-21 09:58      作者:陈欣宇 杨翠 郑清玉            来源: 商学院      点击:

 四川自贡“小三绝”——龚扇、剪纸、扎染,是千年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贡的一张名片,也是我国民间工艺的标志性产品。百多年来,自贡“小三绝”享誉海内外,其工艺传承几代人,无不凝聚民间智慧、倾注家族传承、汇聚工匠心血。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1月21日,商学院“进阶”团队抵达四川自贡,开始了为期8天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团队来到了自贡南湖生态公园,选取了不同年龄段的民众作为调研对象,初步了解到大众对于自贡“小三绝”的看法。通过初步调查,团队发现民众对于自贡“小三绝”的了解程度不够,相较于自贡灯会、恐龙、盐业“大三绝”而言,自贡“小三绝”的熟知度并没有那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自贡“小三绝”的推广。

 扎虽小技,通乎大道;染亦微玄,荡尔人心。25日,实践团队联系上了坐落于江姐故居的“丁丁扎染艺术馆”,扎染传承人丁师傅热情地接待队员们,并带队员们参观了正在展出的扎染艺术品。在交流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制作一幅扎染作品的过程相当繁琐,明白了制作工程中存在着极大的不可控性,倘若成品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就只能舍弃重新制作,所以每一幅扎染艺术品具有独一无二性。丁师傅在采访中谈到:近三年实际上都是亏本经营,但还一直坚持下去的原因来自于对扎染的热爱以及想要发扬传统手工艺术的决心。当实践队员问及丁师傅的未来规划时,他表示:“会保留扎染传统手工艺术,坚持走高端路线,生产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工艺品。”

 接着,实践团队又来到了天工艺术品公司,在这里随处可见扎染元素,古老的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文创产品让实践队员们深深震撼,但与丁师傅所做工艺不同的是,他们主要销售的是更具商业价值的商品,更贴近大众生活。实践队员在这里拜访到了四川工艺美术大师徐仁杰老先生,老先生向他们介绍了扎染的历史背景以及染料的选取,徐老先生说:“扎染就是以针代笔,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晕染成花。我从艺几十年来,一直秉承最古老的扎染工艺技术,力求将这一技艺传播下去,可是目前扎染面临停产的挑战着实让我担忧 。”从他的言语中,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了老先生对扎染传承的苦心经营,以及希望扎染技艺能够后继有人的美好愿景。

 探访扎染技艺,领略大匠风采。通过手艺人的细致讲解,团队成员了解了扎染制作过程、艺术价值以及文化理念,体会了扎染工艺深厚的文化气息,认识到扎染严峻的生存现状。 也让队员们认识到弘扬工艺之美,发扬手工技艺刻不容缓!

 通过此次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从不同的视角了解到了自贡“小三绝”深厚的文化底蕴:剪纸纯朴古拙、扎染染缬奇葩、龚扇巧夺天工。也深知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任重而道远,这也更需要新一代的大学生主动去了解、去感悟。泱泱大国,巍巍华夏;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大的天下,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小世界,只有将个人的小世界层层叠叠的加起来,才能构筑中华文化的大天下;所以当代大学生也需加强自身民族文化的意识,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底蕴!

说明: E:\周林\2019学生工作\商院学子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方位深入调研自贡小三绝\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jpg

 

说明: E:\周林\2019学生工作\商院学子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方位深入调研自贡小三绝\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队员学习挑染技术.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