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与“创青春”有什么区别?怎么组建自己的团队?要晋级国赛省赛要注意什么?10月30日晚,都江堰校区团委主办的“挑战杯、创青春”宣讲会在4101报告厅举行,各学院指导老师代表、“挑战杯”、“创青春”省赛获奖团队负责人、2018“创青春” 二类重点团队项目代表来到宣讲会现场,为同学们“扫盲”赛事、答疑解惑、分享经验。
校区团委副书记张峻绫老师从赛事情况、赛事对比、学校参与比赛的成果等三方面对“挑战杯”、“创青春”做了详细介绍。
各学院遴选的“创青春”二类重点团队代表依次进行答辩路演,直观再现了紧张真实的答辩现场。创青春团队分别从项目简介、团队介绍、市场背景、需求分析、营销手段、竞争优势、运营成果、财务报表、风险防范、未来预期十大方面陈述各自成果。指导老师们结合各自专业,就如何突出自身优势、全方位展示成果亮点等方面提出各自中肯的建议,希望各团队能结合这些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各自成果、创新技术和营销方式,在校级重点项目中取得更好成绩。参加路演的团队有的已经在省级创新创业类赛事中获得奖项,团队展示语言精炼、条理清晰,观演现场不断被掌声打断。
最后,参与大挑和小挑分别获得省级奖项的两支优秀团队代表冯芝强、陈虹旭为大家分享成功经验。冯芝强主研的团队参与“挑战杯”,并获得省级一等奖。结合自身参赛经历,他从前期材料准备、团队人员结构安排、中期研究内容、研究成果以及后期个人总结三方面为现场同学做了分享。陈虹旭今年获评优秀学生标兵,她主研的团队参与“创青春”,获得省级铜奖,她结合自己在赛事中的收获,从如何找到创新想法、如何优化团队结构、突出项目特色、找准市场需求、完善PPt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在场的同学们意犹未尽,在交流环节,向老师和优秀的同学们提问取经。
“原来只指导很高大上,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做什么。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参与的同学表示,此次宣讲会形式直观明了,内容精彩丰富。通过交流,他们不仅对两大创新创业赛事内容、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参与“创青春、挑战杯”也有了更大的热情。
通过前期宣传及此次交流活动,“创青春”比赛官方交流群新增121人,现在已经有近500位同学通过群组建团队,交流经验。
近年来,在“挑战杯”“创青春”赛事中,校区团队成绩持续提升。2014年第九届“创青春”突破全国铜奖,2016年第十届“创青春”获得全国银奖,2015年十四届“挑战杯”共斩获全国二等奖2项,2017年第十五届挑战杯一支团队入围国赛。校区2018年“创青春”二类重点团队遴选出25支团队,正精心打磨创造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