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推进美丽校园建设,都江堰校区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重点,通过增添垃圾投放硬件设施、强化垃圾分类宣传、规范管理措施等做到垃圾分类精细化。
硬件先行,推进基础设施提升。校园更换一体式分类垃圾桶36个,含可回收、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及废旧电池收集,标识清晰、物品分类明了;修建垃圾分类收集亭3个,亭内设置可回收、有害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等7个垃圾桶,其中疫情期间增设废弃口罩收集桶,黄色标志桶及黄色垃圾袋,避免交叉污染。垃圾房作为生活垃圾校内终点站,设置28个分类垃圾桶,保证了校内垃圾分类的收集与存放。校区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得到社区街道办的好评,在都江堰市起到了良好示范效果。
宣传引导,促进文明习惯养成。通过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展板,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同时,垃圾分类收集亭设有宣传栏,配有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引导师生及职工家属根据提示标语,将生活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中,提高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另外,通过招募垃圾分类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宣传,指导垃圾分类行为,以志愿行动影响、教育更多人,使垃圾分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人人动手,为改善校园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的愿景。
管理规范,保证分类实施做细做实。保洁员是垃圾分类最直接的践行者,通过理论培训,保洁员掌握垃圾分类的品种,颜色标识,垃圾桶设置位置以及宣传引导方法。保洁员又是分拣员,对投放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按照物品要求再次分类,保证不同种类垃圾不混合,无遗漏,并捆扎牢固,由垃圾清运车转运至垃圾房,保证了垃圾清运迅速及时、全面彻底。为疫情期间,在保证常规清洁、消毒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所有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垃圾清运车及垃圾房的消毒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