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魅力社团建设 深化育人功能

时间: 2021-12-23 17:33      作者:彭玉荣            来源: 学工部      点击: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四川共青团的号召,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联合推动的高校学生社团深化改革要求,校区团委结合都江堰实际情况,积极展开学生社团建设与改革工作。

整合内部资源 完善制度细节

结合《四川农业大学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健全学生社团成立、注册登记、指导教师和指导单位的管理制度。由以往的55个社团压缩至24个,涵盖学术科技类、文化体育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四个类别,完成高校社团数量不超过在校本科生总数的千分之四的总要求。由学生社团自主申报、学生社团管理与服务中心审查材料并报学生社团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川浔文学书画社等24个学生社团通过审核,完成注册登记工作。24个学生社团均有明确的指导单位,由指导单位指派1名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均为本校在岗在职教职工,按照个人申请、组织推荐、双向选择的原则,由校团委统一为指导教师颁发聘书,且每名指导教师聘期为一年,原则上每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个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管理能力,以指导学生社团发展建设,把握学生社团发展正确方向,指导并参加学生社团相关活动。

落实主体责任 强化思想引领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在24个学生社团均成立临时团支部,承担政治理论学习、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研究社团重要事项等职责。学生社团团支部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团组织生活,由学生社团管理与服务中心组织部检查并评分。由校团委在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评议委员会指导下,通过提名举荐、公开选举、考察公示、审核批准等环节遴选产生学生社团负责人。学生社团负责人候选人必须政治立场鲜明、学习成绩优秀、组织能力突出,全心全意为社团发展服务,为社团成员成长助力,在社团工作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打造精品活动 弘扬先进文化

鼓励学生社团依据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社团章程广泛开展社团活动,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校本文化,打造品牌活动。社团活动须经学生社团集体决策、指导教师同意并报业务指导单位批准、校团委学生社团管理与服务中心备案后开展。开展精品重点活动答辩,评选出民族文化艺术节等八个精品活动,推动社团建设精品化、活动专业化。其中,“一二.九运动纪念晚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艺术节”于12月9日晚19:00正式举办,此次“一二.九运动纪念晚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艺术节”意在促进各个民族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唤起广大青年学子对中国民俗文化的重新认知与思考,亦借此晚会纪念伟大的一二·九运动,鼓励当代大学生传承并发扬“一二·九运动”精神,勇于担当,适应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此次改革深化了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细化了学生社团组织管理制度,加强了社团科学化管理,提高了社团活力,把党建、团建与学生会建设、社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社团工作迎来崭新局面。校区团委也将继续凝聚广大青年学生,秉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在推动学习发展和服务学生成才中锐意创新、主动作为,打造优质服务,促进我校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