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旅游学院副院长李悦率30余名师生应邀赴都江堰市茶溪谷参加2019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都江堰(首届)茶马古道文化旅游节。 旅游学院学生现场进行了茶艺表演,为活动拉开了序幕。李悦代表旅游学院与都江堰青城贡品堂有限公司签定教学实践基地协议并授牌。我校第八届旅游文化节系列赛事一等奖作品在现场进行了展出。 此次文化旅游节由都江堰青城贡品堂有限公司主办,是一次深度挖掘天府文化
新年伊始,都江堰校区于1月2日上午在会议室举行青年教师座谈会暨申报基金研讨会。学校副校长陈代文、副校长兼都江堰校区党委书记刘登才、都江堰校区校长王刚及校区青年教师参会。 陈代文肯定青年教师的成长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示学校将尽力为教师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条件,希望青年教师们树立信心,明确定位,尽快融入到学校、学院和学科的发展中去,坚守初心使命,共同推动学校发展。 刘登才结合申报
人物简介:周林,商学院电子商务系教师,副教授,主讲《电子商务概论》、《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课程,两次荣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两次获评校级优秀班任,一次获评校级先进工作者、校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获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一等奖一次、二等二次;第十届校督导委员会成员。 循循善诱教书 三尺讲台献青春 从30多岁到50多岁的教学生涯,从中专、大专、职本、普本到重本学生的教学经历,从应用
2月1日晚11时,都江堰校区会议室灯火通明,校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栏马桥社区主要负责人,就校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校区和社区双方一致达成共识,决定成立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共同组建疫情防控小分队。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作为拦马桥社区内面积最大、集聚人数最多,人员流动和来源范围最广的学校单位,校区和社区通力合作,全力将联防联控机制落在实处,切实保障社区群众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切实做好都江堰校区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有效控制疫情的输入、传播和蔓延,维护师生员工生命健康安全,校区进行了全面部署。 在1月24日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副校长兼校区党委书记刘登才任组长,王刚任副组长,班子其他领导任成员,下设协调联络、校区安保、物资管控等工作组,分别由相关同志负责。同时
校区党委在前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的基础上,接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的要求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主动作为。在副校长兼党委书记刘登才的指挥下,党委成员在1月30日晚7点隔空召开网络视频会议,进一步完善日报告制和零报告制;主动与社区联系,争取社区的支持;校区横跨栏马桥社区和平义社区,及时对接,获取在社区租房学生的信息,通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
2月17日,学校党委书记、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庄天慧,学校副校长、都江堰校区党委书记刘登才,学校副校长、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朱占元,学校党委常委、党政办主任丁林一行来都江堰校区,检查督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的教职工。校区领导班子成员、各学院党委书记一同参加。 庄天慧一行听取了都江堰校区校长、校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刚和各学
近日,都江堰校区义务理发活动在老年活动中心正式开剪,校区银杏宾馆服务员、栏马桥社区志愿者胡秀手持理发工具,动作娴熟的为教职工修剪发型,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自新冠肺炎疫情1级应急响应启动以来,校区为控制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进出,校园实行封闭管理,社会理发店还未恢复营业,理发难正困扰着部分教职工。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校区后勤负责人找到具有理发技能的胡秀,希望她在校内开设“应急理发店”,虽然
“太好了,不用出校门就可以购买蔬菜了,而且有些蔬菜上面还带着新鲜的泥土。”“可以降低去菜市的病毒传播风险了,给校区后勤服务点赞。”2月11日早上,都江堰校区校园蔬菜“微超市”开业,受到在校居住的教职工和家属的好评。 为避免在校职工及家属因外出购物(尤其是菜市场)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都江堰校区后勤主动联系协议供货商,组织新鲜蔬菜和肉、蛋、奶等主要副食品进校。开启临时校园应急蔬菜副食品“超市”。校园
2月18日上午,都江堰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守军一行来校区督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校区领导班子就校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采取的主要措施、校区师生动态排摸情况等做了汇报,并对长期以来市教育局对我校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 张守军对我校认真按照属地管理要求提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要求校区严格按照“两案九制”开展工作,制订好工作方案和预案,坚持做好疫情排查、上报工作,要继续关注
线上开课两天来,建城学院共12门本科课程顺利进行线上教学。300余人次的学生同步进行了在线学习。师生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了线上对话,空间、网络、互动等问题都被一一攻克,老师们过了一把“主播瘾”,学生们好评不断。 攻克难点结合热点 建筑设计课是建筑学主干课程,在此次疫情期间开课,原本的课程要求如面批改图、小组合作、实地调研等内容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授课老师精心设计、积极应对。在正式上课
“雨衣妹妹”的称呼来自于她的着装:她穿着雨衣,戴着眼镜和口罩奔走在武汉市各医院,因为没有人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来自四川成都,是一家盒饭餐饮公司的老板。她,就是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商学院的刘仙。 温暖逆行,搭起爱的中转站 当新冠肺炎疫情出现时,刘仙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这个决定感动了无数的人。经过与武汉卫健委多次联系协调,她作为志愿者获准进入武汉并决定在“盒悦”盒饭武汉门店开启医疗保障用餐基地
寒假期间,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一大批青年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家乡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展现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 2018级研究生向平家住重庆市万州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看到自己的家乡逐渐成了疫情重灾区,便义无反顾地加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带上口罩,穿上特殊马褂,向平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所在社区人员流动大、外来务工返乡人数多,劝导疏散任务重,他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每天重复着测量体温、核验证件、劝返外地
自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不少在家大学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前往社区、村镇参加防疫志愿工作,商学院宋炬卓、刘莉、王诺等同学主动报名投身防疫志愿者活动,用自己的青春与热爱奉献社会,冲在疫情防控前线。 商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电子商务16级1班的宋炬卓同学,于疫情高发期在四川绵阳科伦医贸有限公司仓库查验物资质量,帮助防疫物资发放。当谈到为什么要去做志愿时,他说:“身为一个川农学子,在国家有难时,理应
共有 4,532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03 页 当前第 201 页 |